(资料图片)
2000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在天地大课堂修身养性、增进学识,成为研学旅行的最早诗篇。如今,博物馆这个“课堂”正在古城为孩子们提供着真实而鲜活的知识。
记者从西安市文物局获悉,今年暑期,该局通过认真梳理全市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研学资源,推出了30余家博物馆140多项适合中小学生特点需求的展览课程和研学活动,各博物馆以举办科普讲座、小小讲解员、文物考古和修复师、亲子体验互动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积极探索西安博物馆研学示范项目。
记者走访发现,市文物局今年暑期推出的30余家博物馆140多项展览课程和研学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不少研学活动场场爆满,不仅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还成为流动的课外学堂。
西安博物院推出的“西博小司空”,通过参观小雁塔及博物馆、动手拼出“长安城”,制作“小雁塔”、绘制彩色T恤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塑造多元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西博“寻宝”考古研学,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文物鉴定的相关知识,以模拟文物修复为互动体验方式,为孩子们传递“国宝知识”。
西北大学博物馆推出的《我在西大修文物》,以西大考古出土的文物为基础,教学内容结合青少年兴趣与特点,涵盖石器,陶器以及唐三彩修复等方面系列课程,让孩子们从历史中挖掘和汲取中国文化智慧,提升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深入了解历史,在体验中收获,在体验中成长。
西安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积极探索全市博物馆教育项目的“菜单式定制化”产品供给方式,大力开展馆校共建活动,并通过创建研学实践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研学试点营地,构建常态化公众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特色研学教育“三位一体”的共建共享教育格局,推广“以需定供”的社教服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更广泛的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崔景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