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走进玉门市下西号镇川北镇村的田间地头,千亩制种花卉尽情绽放,姹紫嫣红的百日草光彩夺目,成片的波斯菊迎风绽放,鲜艳的万寿菊娇艳欲滴……勋章花、松叶牡丹、金鸡菊、矮牵牛等各种时令花卉香气袭人,入眼之处花木葱茏,一派生机。
“这是我第一年试种矮牵牛,没想到就成功了,可不敢小看这小小的种子,它为我带来了宝贵的财富。”下西号镇川北镇种植户史建军高兴地说。
(资料图片)
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制种产业逐年稳步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
小小的一粒种子,是如何在玉门这片土地上“裂变”为一个产业的呢?
一种双收增产又增收
“以前制种都在露地,在温室大棚里制种我们还是头一次听说,虽然我们清楚‘保护地+露地’生产模式可以增加我们的收入,可是谁都没有种植经验,心中没底都不敢尝试,后来我去找技术员咨询后,心动了,尝试种植了2亩地的杂交番茄制种,还真的比露地种植收益高。”柳河镇二道沟村一组种植户李红梅说。
2019年,纽内姆(北京)种子有限公司玉门分公司提出采用拱棚、露地两季生产模式制种,经过5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赤金镇朝阳村、和平村、营田村,柳河镇二道沟村、红旗村为主的网室制种和温室大棚制种基地,既解决了授粉工难找的问题,又增加了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保护地+露地的制种模式开创了酒泉番茄制种两季生产的先河。
如同参天大树的美好需要跨越每一个生长周期,在经历积蓄期的摸索与尝试,玉门市通过引导种子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了以玉门镇、下西号镇、柳河镇为主的瓜菜、花卉制种基地;以赤金镇、清泉乡为主的玉米制种基地;以黄闸湾镇、花海镇为主的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成下西号、黄闸湾、柳河3个万亩制种镇,制种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制种企业生产基地稳定,制种生产逐步规范。
耕种收藏“一条龙”服务
“现在当农民比以前轻松多了,机械化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订单种植让我们不愁销路,我们也越来越敢尝试种植新的农作物和新的种植方式了,今年我流转了850亩地种植菠菜制种。”昌马乡水峡村的种植户李培平说。
近年来,玉门丰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带动把种植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采取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保护地+露地生产等模式推动制种产业稳定发展,为种植户提供耕、种、收、管、售“一条龙”服务。既节约成本,又提高制种产量,彻底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让农民当起“甩手掌柜”。
玉门市引导玉门市丰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利用,目前保存蔬菜种子1100份、花卉种子200多份,为多渠道开展育种,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品牌,成为全市种质创新利用的主体。
良种繁育实现新突破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
近日,昌马镇昌马村热闹起来,交售小麦良种的拖拉机来往穿梭,堆积而成的“金色小山”渐渐变大,美丽乡村,笑语欢声,收获希望。
昌马村是全市最大的小麦良种原种繁育村,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亩以上,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繁育良种。
去年夏天,该村繁育的小麦“酒春7号”品种,属稳产优质品种,亩均产量530公斤,收购单价每公斤3.2元,比普通小麦市场价高出一块多。“从种到收,中间环节全部由村党支部领办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农民只负责晾晒和交售。”昌马村党支部书记郭立忠说。
玉门市通过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先后发展玉门丰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玉门宏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制种企业、以瓜菜、花卉、牧草、小麦种子生产为主,建设配套了种子储备库、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等机械。
目前全市种子企业拥有各种生产加工设备105台(套),成套种子加工线13个,仓储晾晒场地109.98万平方米,检验检测设备68台(套),固定资产达1.82亿元。
在全市9个乡镇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年可产优质农作物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通过放宽企业准入条件、拓展基地认定范围,从外地吸引资质齐全、信誉度较好、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制种企业30家,总数达到38家。
至目前,全市以瓜果、蔬菜、牧草、花卉等农作物面积达10.03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5%,制种总产值预计达到3.1亿元。参与制种农户1.6万户,占总农户的60%。
通讯员谢欢图/文
标签: